興起的生技併購潮

興起的生技併購潮

生技廠商的下一步?

近兩年來在內地的生技醫療市場,看到越來越多的併購新聞,例如去年 6 月時,經營冠狀動脈介入的樂普醫療器械,以 3.9 億人民幣收購河南新帥克(綜合性大型製藥公司)60%的股權;另外,同為上市公司的魚躍醫療在去年底以 510 萬人民幣收購上海優閱光學公司 51%的股權,進軍隱形眼鏡行業。併購不是壞事(帶來不同的資源整合更有助於企業永續經營),本文稍微討論併購興起原因,以及當中國內地企業靠著併購而越來越大之後,廠商該如何應對。

 

根據中國醫療器械協會統計,2001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統計的銷售規模為 179億(人民幣),至 2013 年規模達到 2100 多億,複合成長率(CAGR)達 23.59%,為中國大陸成長率前三高之產業。自大陸醫療改革計畫啟動後,相關醫療法規逐漸鬆綁,鼓勵 外資設廠投資(生技醫療屬高新技術),於是各國列強(公司)入侵,在還未白熱化競爭的時候擴大規模,穩固市場地位。

 

同時 2013 年的資料也顯示出,大部分醫材的銷路都聚集在醫療院所,隨著政府醫療改革的深化,開始嚴重管理醫院制度、醫療器材的嚴格審查,這使得醫療院所戰場更難競爭,許多中低端的醫材公司不得不轉換至零售、家庭醫療器材市場,逐漸面臨到財務困難的局面,增加了被併購的可能性;大公司併購小公司這兩年此起彼落,不僅僅因為併購後可以擴大企業版圖,更多的是可從單一醫療服務藉由併購而轉向多元醫療的平台。

 

 

中國目前醫療器械的企業約15,000家,但上市的不到50家,在市場龐大的各種誘人吸引之下,今年的併購數量將達高峰。

 

另一部分形成併購潮的原因是大環境趨勢,內地的併購市場規模逐年擴大,主要影響中國併購市場規模的因素為國內併購,併購市場總額於2013上半年達到了 US$12.7 billion,平均收購金額為 US$25 M。

 

所以到這邊有些朋友可能開始好奇,那萬一併購在生技醫療產業是一個未來的趨勢,而且正在進行中,現在已經在這個GAME裡頭的人該如何是好,台廠又該做何反應?

由數據資料顯示的產業趨勢的確是往併購方向走,也可以看到很多產業到最後都是幾家獨大的情形(例如歐洲照明產業Philips幾乎全拿)。不過我們認為,併不併購還是考量到公司內部與外部問題(內部的財務結構、人才與核心能力、企業文化等主要性與支持性功能對於企業價值的形成),以及外部情勢判斷未來自身企業成長或維持的可能性,來去做整個合併的基礎核心考量。

台廠相對世界先進各國進入生技醫療產業來得晚,在資源、技術、人才上喪失了競爭策略上所謂的 First Mover Advantage。但我們的文化契合是早其他國家的廠商更多年的,同時我國廠商技術早已不輸世界先進國家(領先內地),我們認為這是台廠所擁有的一個策略優勢。把握好這個優勢可以使廠商與內地政府政策的黏著度更高,以策略來講,我們以領先技術導引入內地市場,同時也受惠於政府一些政策、兩岸合作計畫(如本公司莞榕計畫),由強勢的中央能量帶起台商在生技產業的地位,未來發展是值得期待的。